摘要:
“建筑設計的材料語言高峰論壇”在京隆重召開2010年6月26日,由《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與天津大學建筑學院主辦的“2010建筑設計的材料語言高峰論壇”在北京世紀國建賓館拉開帷幕。天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張頎、《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學術總監(jiān)王明賢、《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主編彭禮孝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冻鞘协h(huán)境設計》雜志社執(zhí)行主編柳青主持開幕式。
“建筑設計的材料語言高峰論壇”在京隆重召開
崔愷、張永和、朱小地、李興鋼、胡越、周愷等三十余位著名建筑師將為大家?guī)頌槠趦商旃菜膱龅木恃葜v,與來自全國各大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事務所的建筑師、專家學者、材料企業(yè)等300余人分享在建筑設計中關于材料的選擇、施工及實踐等多方面經驗,探討其中出現的種種問題。
著名建筑師與全國各地建筑師齊聚一壇,共同討論“建筑設計的材料語言”
《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執(zhí)行主編柳青主持:
《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執(zhí)行主編柳青主持
《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主編,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教授彭禮孝致辭:
《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主編,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教授彭禮孝致辭
彭禮孝:創(chuàng)造出高品質的設計,是建筑師追求的目標。在本次會議召開之前,我們已經在北京、天津、深圳三地召開了三次關于材料話題的學術沙龍,在三地引起了非常好的反響,今天演講的嘉賓,他們都參加過以前的材料建造的論壇。
這次我們邀請到國內最頂尖的建筑師,以實際案例解讀他們在做設計的時候如何理解材料和設計之間的關系。這對我們當下的設計師來講尤為重要。作為專業(yè)媒體,我們雜志社有義務也很愿意為廣大設計師創(chuàng)造良好的交流平臺。
首先,介紹一下今天到場的嘉賓:
《城市環(huán)境設計》學術總監(jiān)王明賢老師;
《城市環(huán)境設計》編委會主任,天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張頎先生;
北京市建筑設計院院長朱小地先生;
天津華匯工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總建筑師周愷先生;
著名雕塑藝術家張寶貴先生;
山東經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明舒先生;
北京市建筑設計院總建筑師胡越先生。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李興鋼先生;
大連理工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建筑細部》主編孔宇航教授;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院長魏春雨先生;
上海日興建筑公司總建筑王興田先生。
沈陽都市建筑有限公司康慨先生;
大連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崔巖先生;
水平空間設計執(zhí)行創(chuàng)意總監(jiān)琚賓先生;
國際建筑事務所。
煙臺建筑設計院李天世先生;
北京九華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周輝先生;
參與本次會議的演講嘉賓有些是參與下午論壇的,有些是明天論壇的,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崔愷先生,中科院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崔彤先生,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所所長徐衛(wèi)國先生……,我在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
同時,搜房網十余家網絡媒體,同時還有《建筑師》,《城市建筑》等雜志參與了本次報道,對媒體的到來表示歡迎!同時感謝大家的辛勤勞動!
本次大會得以順利召開首先要感謝我們雜志社的學術總監(jiān)王明賢、雜志社編委會主任張頎院長,還要感謝到場的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的建筑師們,感謝我們著名的雕塑藝術家張寶貴先生對大會的幫助,以及我們的贊助單位山東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
最后,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
柳青:感謝彭主編!下面有請《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學術總監(jiān),中國著名建筑評論家王明賢老師致辭!
《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學術總監(jiān),中國著名建筑評論家王明賢:
《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學術總監(jiān),中國著名建筑評論家王明賢致辭
王明賢:各位專家、各位建筑師,今天《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跟天津大學主辦的“2010建筑設計材料語言高峰論壇”隆重開幕了,論壇邀請了中國設計界的建筑師和材料專家,探討材料建造、建筑師集中的材料策略、綠色建筑與綠色材料,新材料加新技術的問題。論壇討論的“建筑立面的墻面編織方法”,“當地材料與當地建筑”,“材料語言,基于城市生態(tài)的建筑再生材料”等,梳理了材料的關系,相信會引起在座各位的濃厚的興趣。
建構文化研究這個國際建筑界的話題,也是十幾年來中國建筑界討論的熱點話題,建筑與表皮的問題,當下建筑創(chuàng)作和研究相關,又跟材料問題密切相關,這些討論對整個現代建筑成果的反思,也是對中國建筑記憶的進一步探討。因為建構文化研究實際上早就提出來了,很高的學術性,有很高的建筑理論,它實際上對近十年的整個國際的最新潮流相對有一定的距離的。而且像中國新的城市現象,更使得理論家和建筑師研究的。我覺得我們今天的論壇可以提出很多新的問題。我們這個論壇可以為建筑師貢獻很多精彩的意見,當前的建筑實踐一定會有很大的創(chuàng)意!謝謝各位!
柳青:下面有請我們《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的編委會主任,天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張頎先生致辭!
《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的編委會主任,天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張頎:
《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的編委會主任,天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張頎
張頎:新聞媒體的同仁,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建筑材料語言在北京召開,我作為主辦方之一,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對各位的到來表示最最熱烈的歡迎!
論壇在北京召開,作為我們天津大學,我本人稍有遺憾。主要的原因我想可能是目前我們國內這些活躍在建筑設計第一線的,當紅的建筑師們大量是聚集在北京,北京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我到北京來,能夠跟大家見面,與大家聚會,我非常的高興,但是以后還是有機會希望大家能夠到天津大學,到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去,跟《城市環(huán)境設計》雜志社共同合作,將來諸如此類的活動會越來越多。
今天的主題是我們這些建筑師們都非常關注的話題之一,我想在這里舉辦這樣一個論壇,大家各抒己見,一定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每一種材料都有它自己的語言,每種材料都有它自己的故事,他說的所謂的故事就是說作為材料語言能夠反映出一種獨特人類存在的方式,這種語言有無限的發(fā)展的空間,大家光說語言,我記得有資料記載,我們人類的語言,平均每兩周就有一種語言,悄無聲息的消失了,人類有7000種語言,預測可能有50%在本世紀內消亡,80%到90%在二百年之內滅絕,這個速度要比大家所關注的動物、植物滅絕的速度要快的多。材料語言可能沒有具體的記載,它是怎樣滅亡?有多少種?我希望建筑師們,我們再關注一些新的材料,再創(chuàng)新這種材料語言的同時,也應該多關注我們的傳統(tǒng)的材料。當然,這只是話題之一。我們這次論壇光是主題就有五個,關于這樣的,那樣的這種討論,我想每位建筑師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有自己的實踐。這次我們論壇提供了兩天的這種交流、討論,甚至是爭論的平臺,我希望能夠取得豐碩的成果。
最后,我代表《城市環(huán)境設計》,代表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祝這次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柳青:我們現在有一個小小的儀式,張寶貴先生向主辦方贈送他的漢白玉雕塑《鳳》!
張頎:非常感謝張寶貴先生!
著名雕塑藝術家張寶貴向主辦方贈送雕塑《鳳》
著名雕塑藝術家張寶貴:
今天很榮幸這次活動,特別是張頎院長在這么多的建筑師面前有機會露臉,借助平臺,借此宣傳!謝謝大家!希望這只鳳能給我們這次論壇帶好運,象征著騰飛、仁義!
柳青:感謝張老師!我們的會議現在論壇才正式開始!下面我把上午的論壇交給我們的主持人張頎院長!